林勝倫
「主的日子」(the Day of the Lord)
是指「主耶穌再來的日子」
1. 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主的日子來到,好像夜間的賊一樣。(帖前5:2)
2. 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帖後2:2)
3.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彼後3:10)
新約只有這三處經文提到「主的日子」,舊約的先知書有多處提到「耶和華的日子」,詳列如下:從「近處」來看,這日子可指「北國以色列被亞述亡國的日子(主前722年)」,或指「南國猶大被巴比倫亡國的日子(主前586年)」。但從「遠處」來看,這日子也可指「主耶穌再來的日子」。
1. 你們要哀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賽13:6)
2. 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就是密雲之日,列國受罰之期。(結30:3)
3. 許多許多的人在斷定谷,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斷定谷。(珥3:14)
4. 耶和華的日子不是黑暗沒有光明嗎﹖不是幽暗毫無光輝嗎﹖(摩5:20)
5. 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將他的客分別為聖。(番1:7)
6. 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你的財物必被搶掠,在你中間分散。(亞14:1)
「主日」(the Lord’s Day) (正確譯法是「主的日」)
是指「當時祭拜太陽神的日子」
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說: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啟1:10-11)
新約只有這處經文提到「主日」,既是「被聖靈感動」,要他寫信給世上的「七個教會」,似乎暗示這個「主日」與「教會」的「敬拜」有關。這「主日」原本是「祭拜太陽神的日子」,所以英文稱此日為「Sunday」,原文聖經的「敬拜」與「事奉」又是同一個字,所以他們就稱「主日崇拜」為「Sunday Service」。初代教會時期,羅馬帝國就稱此日為「主日」,後來基督教成為帝國的國教後,就定規此日為基督徒聚會的「主日」。直到今日,大多數的教會都在此日舉行「主日崇拜」,有人說是為了記念主耶穌復活的日子,但主耶穌復活的日子,經上是說:「七日的頭一日」(太28:1)(路24:1)。如果「安息日」是「哪一日」都沒有共識,那「七日的頭一日」又是「哪一日」也難有定論。新約的信仰強調「我在基督裡」(林後5:17)和「基督在我裡」(加2:20) 新約的信徒是「永生神的殿」(林後6:16)所以基督徒的敬拜自然不受限於「時間」或「空間」。主耶穌對那位撒瑪利亞婦人只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註:誠實原文是真理)拜他。」(約4:24)至於敬拜當在「何日」或當在「何處」,主耶穌卻都沒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