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 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創1:6-8)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an expanse between the waters to separate water from water." So God made the expanse and separated the water under the expanse from the water above it. And it was so. God called the expanse “sky." And there was evening, and there was morning-the second day.
【第二日:諸水分隔】
這裡的「要有(let there be)」,就是希伯來文「有」(H1961)。只有神能「使無變有」,耶穌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 這一天是針對「水」(指幽暗權勢的居所), 所以神沒說「好」。此處的「空氣」(expanse)不是指人所呼吸的「空氣」(air),而是指「空隙」(space),也就是分隔上下水之間的空間。希伯來原文是指「廣闊的空間」,就是「穹蒼」或「天空」。希伯來原文此處的「造」(H6213) 不同於「創造」(H1254), 「創造」是表明「無中生有」,「造」在此處是表明「除舊佈新」。
「事就這樣成了。」也可譯為「事就這樣有了。」,因為此處的「成了」在希伯來原文就是「有」(H1961),「事就這樣成了。」在第一章裡共出現六次。
神稱空氣為「天」表明神主掌「空間」,如同在頭一日表明神主掌 「時間」一樣。所以神不但是時空的「創造者」,祂也是時空的「掌管者」。 這裡的「天」原文是複數,保羅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密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12:2-4)「天」既有第三層,可見「天」還有第一、第二兩層。有人以為「第一層天」是指人的肉眼所能看見的「天」,「第二層天」是指天文望遠鏡所能看見的「天」,「第三層天」是指神的居所,因「三」是神的數字;這種說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