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對十字架的「省思」:

A. 舊約「隱藏」的十字架:

 1. 摩西在曠野舉起銅蛇,仰望者得救:「死亡」靠十字架拯救

百姓…怨讟神和摩西說:「你們為甚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民21:4-8)耶穌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3:14-15)

2. 摩西用樹丟入苦水中,水就變甜了:「苦難」靠十字架勝過

摩西領以色列人…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出15:22-25)耶穌在加利利所行的第一件神蹟,就是在迦拿的筵席上使水變成酒。(約2:1-11)

3. 以利沙擲木頭入水中,斧頭浮出來:「失誤」靠十字架彌補

以利沙與他們同去。到了約旦河,就砍伐樹木。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 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神人問說:「掉在哪裡了?」他將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王下6:1-7)

B. 新約「顯明」的十字架︰

1. 耶穌在十字架上「代替」我死︰

對付「在神面前的罪」,神是採用直接的方法,就是以義的「代替」不義的死。我們並沒有與耶穌同流血,因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羅5:8)彼得說:「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彼前3:18)所以,「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5)

2. 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表」我死︰

對付「在人裡面的罪」,神是採用間接的方法,就是以義的「代表」不義的死。基督是「法人」(cooperated man),如黃帝是中華民族始祖,若有人殺死黃帝,也就把中華民族都殺死了。同理,基督死了也代表所有「在基督裡」(in Christ)的人都死了。這完全是神作的,正如人無法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一樣。所以,保羅說:「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林後5:14)此處和合本用「替」與希臘原文不符,原文是「代表」,不是代替。

3. 信徒當「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神不是叫我們「釘十字架」,經上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20)可見我們「已經」與主同釘十字架了,這是神作的,經上說︰「但你們得在基督裡是本乎神。」(林前1:30)。所以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8)這「背起」的意思就是指憑「信心」,將自己的「罪身」(即肉體)與「十字架」綁在一起。「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羅6:6)

「肉體」(flesh)就是指「老我」(self) (即舊人)與「罪身」(sin)的結合。前者與罪性有關,因為老我常自以為義;後者與罪行有關,因為罪身常多行不義。未得救前,「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羅7:14)「既是這樣,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羅7:17)在得救後,要如何對付在人裡面的「罪」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加5:24)。這裡的「釘在十字架」與主耶穌所說的「背起十字架」是有異曲同工的意義。

在羅馬帝國時代,一個死刑犯要被迫「背著十字架赴刑場」,在這一段路途中,公開表明死刑犯降服在刑法之下。同理,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藉此公開表明門徒在人生的道路上,降服在神的旨意之下。十字架也表明門徒與神(上下)和與人(左右)的關係︰先培養與神的關係,從上頭支取愛的力量(榮神),再培養與人的關係,與人分享神的愛(益人)。所以十字架的意義是「先有上下,後有左右。」

 C. 十字架上的「三」個人:

中文的「」字,看起來好像「十字架上掛三個人」,而且「中間那個人」最大。讓我們「」深入思想這「三個人」所代表的意義:

1. 背負世人罪孽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為罪而死」(die for sin):

他本身沒有罪性,也沒有犯罪,卻替世人贖罪,是人類的救主。「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5:21)「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

2. 求主記念的那位強盜,在十字架上「向罪而死」(die toward sin):

他有罪性,也有犯罪,但因有認罪悔改,得著永生。「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

3. 譏誚耶穌的那位強盜,在十字架上「死在罪中」(die in sin):

他有罪性,也有犯罪,卻因沒認罪悔改,得著永死。耶穌說:「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約8:24)

本篇發表於 07.十架七言, E.十二主題查經。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