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十字架
一、「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
1. 耶穌接受亞那的審問:
猶太人的差役在夜裡拿住耶穌,把他捆綁了,先帶到亞那面前,因為亞那是當年作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亞那就以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教訓盤問他。
2. 耶穌受大祭司的審問:
拿耶穌的人再把他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文士和長老已經在那裡聚會。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他們就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
3. 彼拉多首次審問耶穌:
彼拉多是當年羅馬派駐在耶路撒冷的總督。因猶太公會無權治人於死,於是一到早晨,他們就把耶穌捆綁解去,交給彼拉多。 彼拉多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但是彼拉多找不到治死耶穌的罪名。
4. 希律王乘機審問耶穌:
彼拉多知道耶穌是加利利人,是希律的管轄區。當時希律正好在耶路撒冷,於是把耶穌交給希律,耶穌卻一言不答。祭司長和文士都站著,極力的告他。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視耶穌,戲弄他,給他穿上華麗衣服,又把他送回彼拉多那裡去。
5. 彼拉多二度審問耶穌:
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該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該撒了。」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二、「被釘十字架」
1. 十字架本是「咒詛」的象徵:
在耶穌那個時代,十字架是天下人間最殘忍、也是最恐怖的刑罰。羅馬公民認為它是絕對的羞辱,而猶太人看它是上帝的咒詛。原來十字架在當時只為兩種人預備:奴隸與叛國者。
2. 十字架今是「得救」的記號:
a. 贖罪與犧牲:「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5)耶穌為了我們的過犯承受原是我們應受的懲罰,人類對神的冒犯,神用祂獨生愛子的生命來補償。
b. 得勝的基督:十字架原是代表悲慘與屈辱,但是我們今日看到它卻是感到信心與榮耀,因為十字架上的耶穌給予的新意義,那就是「耶穌復活」與「基督得勝」。
c. 上帝的慈愛: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承受了世間最慘的苦刑,嚐盡被出賣、被拋棄、被嘲笑與被殺害的痛苦。這代表上帝雖然痛恨「罪」,卻深愛著「罪人」。「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